您的位置: 首页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 正文
反洗钱法律体系简介
18-09-07    作者:

      洗钱,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秩序,在国内与国外,都受到严格的法律规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构建出较为完整的反洗钱法律体系。

 

一、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主席令第56号)是我国反洗钱法律体系中的基石,从法律层面确立了我国反洗钱的综合治理机制。这其中包括:反洗钱的监督管理、金融机构和特定非金融机构的反洗钱义务与责任、反洗钱调查等框架内容。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主席令第83号)第191条“洗钱罪”、第312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第349条“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脏罪”及最高法发布的《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9]15号),从刑事制裁角度对洗钱的犯罪行为进行最严厉的打击。

 

二、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关于完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监管体制机制的意见》(国办函[2017]84号)着重就持久推进“三反”监管体制机制建设,完善“三反”监管措施提出解决方案。

 

三、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1号)和《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督管理办法(试行)》(银发[2014]344号)规范了反洗钱监督管理行为,并进一步督促金融机构有效履行反洗钱工作。

《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第2号)、《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银发[2013]2号)、《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有关工作的通知》(银发[2017]235号)等一系列反洗钱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指导反洗钱义务机构建立健全反洗钱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

 

四、自律规则

《证券公司反洗钱工作指引》(中证协发[2014]72号)进一步就促进和规范证券公司的反洗钱工作,提高证券公司防范洗钱风险的能力,维护国家经济秩序和金融安全做出自律规定。

 

 

上海长江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361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