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基金子公司迅猛发展,成立数量已突破50家,超六成基金公司已设立了自己的子公司。基金子公司如何明确自身发展路径,成为行业共同的课题。
招商基金副总经理、兼全资子公司招商财富资产管理公司执行董事张国强日前接受上证报专访时表示,只有坚持长期、稳健的发展思路,丰富业务模式,充分利用基金管理公司积累的投资管理和风险控制优势,才能在大资管背景下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张国强还就基金子公司的发展创新等诸多热点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基金周刊》:请问招商财富的业务开展情况如何?基金子公司应该如何定位?其核心竞争力又是什么?
张国强:今年以来,招商财富在公司董事会、总经理赵生章等公司高层带领下,无论是资管规模还是业务收入均快速增长,公司各项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我认为,基金子公司可以依托四大核心竞争力,作为业务发展的主线:
一是专业子公司的牌照优势或制度红利。二是投资管理能力优势。以招商基金为例,我们已在固定收益和保本领域具备良好的市场影响力,过去一年内5支产品一日售罄,在渠道和机构客户中反应良好。这种品牌优势可以延伸到专业子公司,推进与核心渠道建立全方位的合作。
三、产品设计优势。对于如何为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量身定做适合的产品,从而建立起核心客户群,基金公司颇有心得,这种优势也可以在子公司的发展上得到良好延伸。
四、核心渠道优势。招商财富一大优势是在招商银行(行情 股吧 买卖点)体系中的特殊地位,这种“血缘关系”有助于带来大量的业务机会。
《基金周刊》:谈到基金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基金子公司的主要业务规模多来自于通道业务。对此,您怎么看?
张国强:在金融脱媒大背景下,通道业务具备巨大的市场需求。招商财富亦承接股东银行(行情 专区)及其他合作机构的一些需求,业务发展非常迅猛。但是基金子公司的长期竞争力不能简单依靠通道业务来实现。因此,公司伊始就成立了专门的投资管理部门,致力于发展主动管理业务。
截至9月底,招商财富已发行多只投资风格和标的不同的产品,主动管理产品规模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未来,我们还将不断强化这方面的投入和提升。
《基金周刊》:作为招商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您对下一阶段债券市场的走势如何展望?
张国强:过去半年,债券市场的调整幅度超过了多数市场参与者的预期。我们认同负债成本提升和非标债权挤出债券需求这两个因素会长期发酵,并且是未来几年债券市场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也认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速度、市场对信用风险如何定价将成为债券市场的潜在风险和机会。
但我们不认为这两个因素会长期成为债券市场的主导因素。从美国等国家利率市场化、融资多样化的历史经验来看,其进程往往经历数年甚至十几年,这决定了其无往不复的特性,对各类资产影响的长期趋势不会在短期集中体现,各类资产价格的短期波动仍是传统的基本面因素主导,债券市场走势终将重回增长、通胀、流动性的核心框架。
展望未来一段时间,央行反周期的紧缩对经济的抑制作用正逐渐体现,在经济和通胀重新回到下行趋势后,央行货币政策应会逐渐合理化,有必要引导利率与增长和通胀水平匹配,投资者负债成本上升的过程可能结束。而债券供给压力最大的时候逐渐过去,每年1季度又是债券市场发行淡季,未来一段时间债券市场再受到供给冲击的可能不大。
总体来看,未来两个季度的债券市场有望迎来冬天里的暖流。
上海长江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36141号-1